第63章(1/2)
第63章
方缭拿起火箸,漫不经心地拨开炭盆里的灰烬,夹出几个焦黄的烤红薯。跳动的炭火发出轻微的哔剥声,香甜温暖的红薯味盈满堂屋。
李斯对着铜镜,将两撇小胡子修得利落有型。他这次出使韩国,舌灿莲花,说服韩王割让两座城池给秦国,凭借这份功劳,李斯再次升职,成为廷尉。
前一刻,他们还在争论不休,后一刻,便各做各的事,仿佛争吵根本就没有发生过。
李斯试着平复情绪,让声音听起来平和一些:“阿缭,大师兄在韩国过得很不好,他提倡法治,有损公卿贵族的利益,遭到百官的一致反对,被孤立,长年挂着闲职,只能写写文章打发时间。韩王安虽然起用他,却不敢采纳他的谏言,推行变法。”
方缭分给李斯一个烤红薯,“郑国渠已经完工,不会再占用青壮劳力,大秦兵源充足,灭韩可以提上日程了。二师兄跟韩王怎么商量的?秦国发兵,韩国求和,派大师兄作为使臣?”这样将韩非送到秦国,既能保全韩王安的面子,也能满足秦王政对人才的渴望。
“恩,阿缭猜得分毫不差。”
韩非赶到咸阳的时候,临近新年。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天,此刻刚刚放晴。车轮碾着凛冬的积雪,咯吱咯吱地响,韩非撩起车帘,就看见一片白茫茫中,一道颀长玉立的身影,静静地站在城门口。
“大师兄!”
方缭擡眸,迎上几步。
韩非大约已经预感到此番出使秦国,八成是有来无回,他轻车简从,只带了贴身小厮和几名侍卫。
“阿缭,别来无恙。”
韩非下车,优雅作揖。
道旁的松柏和杨柳上,挂满了蓬松的雪团子。一阵风吹过,冰晶雪沫簌簌地飘落,像玉屑儿一般漫天飞舞,细小的冰晶映着冬日温煦的阳光,折射出一个五光十色、参差陆离的世界。
守城门的小吏验过使臣特有的符节,挥手让士兵放行。
作为使臣,韩非原本应该先去驿馆。不过,先去方缭那里小住几日也不错。毕竟,他存韩的计划一旦开始,第一个要针对的就是李斯。往日的同门情谊,大抵是留不住了,这一次,方缭必然不支持他。
咸阳城的城墙,足足有十几米厚,进城门就像过隧道,穿过天光幽暗之处,光明扑面而来。
婚期将近,国尉府上满目喜庆的装饰。新家具隐隐散发出一丝生漆味,都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漆器。
穿着藕荷色曲裾的偃甲侍女以一种僵硬的姿态,在席间走来走去,端茶倒水,送酒上菜。
这种偃甲人,韩非也有一个。是方缭游历韩国的时候,帮偃师羊干木工活,做出来送给他的。由于不熟练,方缭一不小心,手上就扎了几根木刺,一边挑刺一边赌咒发誓:此生再也不摆弄烂木头。但隔了不到一炷香,偃师羊将偃甲人组装起来,他又凑上前,给木头人梳妆打扮,穿上漂亮的绿罗裙。
斟酒的声音响起。
“这是关中特有的白簿酒,大师兄尝尝看。”
韩非接过酒盏,一饮而尽,和绵软醇香的兰陵美酒不太一样,白簿酒入口辛辣得很,好似吞下去一团火,一路从喉头烧进腹中。
只一杯,酒气便涌上头,韩非白皙的脸上浮起一片绯红,他没醉,只是喝不惯秦国的酒。
方缭同饮一杯,神态透着一股子云淡风轻,跟喝茶喝水没什么区别。
仿佛有某种默契,他们都不提正事,只捡些兰陵学馆的趣事来说,比如荀夫子让小师弟张苍去捡鸡蛋,张苍才钻进鸡圈,就被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公鸡啄哭。
正式开始用餐,韩非便不再说话。时隔多年,方缭还记得他的口味,酸酸甜甜的糖醋小排,清炒野蘑菇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